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在2005年全国塑料门窗行业年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首先我谨向2005年全国塑料门窗行业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我在这里把建设部正在研究的关于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工作情况向与会的同志作一介绍。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建筑有三种: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建筑占总体建筑的2/3,所以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和节水标准。家宝同志也指出大力抓好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全面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是我们建筑领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大问题和重要举措。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研究,也有的提出生态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都在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评价方法,有的已经着手编制可持续建筑的标准规范,如英国。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包括从建材生产到建筑物的规划、立项、设计、施工、使用、管理以及拆除全过程要做到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以及制造和生产最少的废弃物的建筑物。生态建筑是指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点与相关的自然因素,比如说当地的气候、当地的地貌、地情、当地的光线、当地的空气品质、当地的水流情况,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环境因素的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的生态体系健全的运行。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等,到与此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建筑必须反映出不同区域性的状态和重点,以及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去执行。可持续建筑的定义已经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出四个原则:资源的应用效应原则、能源的使用效应原则、污染的防治效应原则、环境的和谐原则,以及对上述四个原则的内容进行研究评价,以评价的结果来判定是否为可持续建筑。可持续建筑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不管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还是可持续建筑,都有一个根本点就是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建造一个满足人类居住的室内环境,包括室外环境。现在我们强调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它实际上是带有我们中国特色的,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内涵具有一致性。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资源能源的条件不同,所以对可持续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从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注重循环性经济发展,强调的就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内涵。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显著提高,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一是举足轻重,二是影响广泛。有五个特点:第一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特别是住宅产业,2004年住宅产业的规模达到了1.3万元,我们的公用事业包括供暖、供水、供气也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第二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重要,2003年我国GDP16.67万亿元,其中有20%是建设领域来实现的;第三是快速发展,这几年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第四就是充分竞争,我国施工企业有6万7千家,勘察企业有1万3千家,房地产企业有2万7千家;第五是高就业率,建筑业的企业从业人员就超过了5千万,可能还不包括塑窗行业,因塑窗行业还没有被纳入到建筑业的企业的行业里.所以我们国家正在着重强调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于建筑总量中2/3为住宅建筑,因此我们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就是要力图抓住这一最大的主体,全面推进“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全面推进“四节一环保”是实现住宅与公共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建筑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工作。目前我们的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建设与其他行业一样仍未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有专家学者指出我们国家每生产出一美元的GDP的资源耗费是西方七个国家的平均值的7.9倍,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四节一环保”工作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当然这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前景也着实令人鼓舞。一、全面开展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重要意义我们要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节能省地工作的重要性,还要从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高度来认识。第一从现实分析。最近,部里正在抓紧研究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工作。部领导亲自抓,汪部长也在亲自抓。我做了一个分析,从我们国家的能源条件来分析,这是现实的分析。我们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煤炭、石油、天然气、可耕地、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煤炭是1/2、石油1/9、天然气1/23、可耕地1/4(有的说是40%,大约是1/3)、水资源1/4、森林资源1/6(16.7%),全国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3%,目前人均耕地仅有1.43亩,而且每年还在下降(大约3%)。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前些年城乡建设用地平均每年新增4389平方公里。所以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耕地的保有量到2010年必须要达到17.28亿亩。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的拥有量2200立方米,北方和西部有的地区是处于公认的缺水线以下。600多个城市当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已经超过2004年。我们国家消耗了18亿吨的标准煤、2.9亿吨的原油。而我们的生产能力只有标准煤基本持平,大大小小的煤矿在拼命的加紧生产。我们的石油生产量为1.75亿吨,缺口大约1.1亿吨(大约30%的缺口)。重要的矿产资源不足,所以钢铁在涨价、建材在涨价,由此也部分的影响了房价的增长。其实房价的增长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土地;第二是银行贷款的条件;第三是建材的价格;第四还有其他的因素,包括炒房的因素等等。保证能源和重要资源供应是发展经济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条件。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带来突出的能源资源矛盾。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刻不容缓的。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当中,建造就是从规划、立项、审图、施工、监理、检测、验收到核准销售,所有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多、利用效率低。比如,我们的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高出两到三倍,建筑用钢高出10-25%,每立方米混凝土多耗水泥80公斤等等。现在我们的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还是偏低。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第二从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来分析。从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来看,城镇建设投资增幅仍然偏高,城镇建设投资需求再度膨胀的压力还是有的,投资结构调整问题也还是比较突出,环境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相对还比较薄弱,总体状况还没有明显改善。现在各地方还是注重地面的形象建设,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没有有效解决。这实际上也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引导问题。有些地方在盲目扩大用地范围,建设不切实际的大广场、宽马路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城市大拆大建,使我们的住宅建筑的平均使用周期大约是三十年,很多七十年代建的房子被拆掉了。当然这里面也有面积的因素,也有功能的因素。一些地区供水管网老化,漏水严重,对节水和污水再利用重视不够,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再生利用率比较低。城市间的合作,区域协调发展观念还不强,公共服务设施重复建设。在新的发展时期,必须充分考虑到能源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把握城镇化进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更加注重城镇发展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第三从“建筑四节”的巨大潜力分析。据有关专家分析,到2020年,如果我们的城镇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每年可节省3.35亿吨标准煤。这仅仅是城镇建筑,还不包括农村的村镇建筑,大约占到400亿平方米的1/3。如果这1/3都达到了,就有这么大的潜力。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我们国家从1998年到2002年,五年新增电力容量的总和,还相当于4.5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还相当于每年国家可以节省电力建设投资1万亿元,这个电力投资包括电厂和输变电工程。所以村镇建设用地的总量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4.6倍。统筹城乡用地,保护基本农田,少占耕地的潜力也是很大的。通过推进城镇化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节约度,到2010年,可将新增建设用地幅度降低一半。到2020年,实现城乡新增建设用地与节约用地的动态平衡。降低供水管网漏水率,争取降低十个百分点,一年就可以节水47亿吨。通过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全国城镇家庭一年可以节水17亿吨。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推广可循环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到2010年,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可降低十个百分点,到2020年,可在此基础上再降低20%。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推进“建筑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充分发掘“建筑四节”的潜力,注重城镇发展布局,降低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二、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思想 首先指导思想的第一点就是从认识上有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过去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现在从事节能工作、从事推广新技术的工作,就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现在要求是首先要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高度来反过来看我们的工作,我们应该从那方面入手,这是我们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建设主管部门思想认识的高度首先要提高,我们行业内的人士的认识高度也要提高,这样我们才能共同站到这样一个战略性平台上来,否则我们的工作会很难推广;第二个转变就是要通过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工作,要把当前的重点和今后的目标统筹起来,当前的重点是什么,今后的目标是什么。应当讲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是一个目标。我们现在工作应该有几个方面,其中建筑节能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是“四节”中的首要环节;第三个转变就是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就是要有一个分类指导、区域统筹的概念。所以这三个认识上的转变对我们抓好节能省地型住宅工作是重要的思想基础。三、 要把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当作重大战略性平台工作来抓第一、首先明确工作原则。 (1)全方位的工作原则。包括法规政策、标准规范、推广措施、科技攻关四个层面全方位开展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工作。(2) 全过程的工作原则。包括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核准销售到维护使用等环节全过程执行节能省地型标准。(3)全部工作内容的工作原则。制定并强制执行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全部内容的标准全面推进。(4)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就是结合国情实行分类指导,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我们的一些高端的建筑和量大面广的中低端的建筑应该是分类指导,现在尤其关注量大面广的住宅的推广新型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工作。区域统筹是指三北地区、过度区、南方,这三个区域的节能实施办法是不尽相同的。三北地区重点是如何做好保温、新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保温是指墙体和门窗保温,新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值包括电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风能和三联供技术。最近我们在北京进行了一个调研,就是水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技术实现节能50%的潜力也是很大的,墙体和门窗保温实现节能50%是可行的,如何在探索推广新型和可再生能源节能50%,同时使它的性价比接近传统的供热方式这是我们要突出研究的。区域统筹还要考虑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比方说节地的要求一个是规划节地,重点在村镇建设;一个是推广墙体改革,禁止使用黏土砖,因为黏土砖每年占用可耕地95万亩。再有就是城市的地下空间的利用。而这三个技术的推广,东中西部的侧重点可能都不尽相同,大中小城市也不尽相同。(5)分析参与主体,找准主要矛盾的工作原则。认真分析参与主体,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体制机制上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工作。比方说我们的供热体制改革当中这个主体,特别是东北地区,地方政府与老百姓之间,供热商与老百姓之间,这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尽相同的。而华北跟东北地区可能又有不同。东北有些城市供暖费用的收取率很低,大约只有30%到50%,50%以上是要靠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否则就会出现不稳定问题。所以大力推广节能省地工作当中的建筑节能,特别是既有建筑节能的主要矛盾是地方政府。(6)把近期工作重点和长远工作目标统筹考虑的工作原则。近期要突出结合推进绿色建筑的工作,以建筑节能为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7)要依靠产业化的工作原则。从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推进。第二、确定工作目标: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总体目标就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能就是到2010年要达到建筑总能耗要节能50%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要实现。第三、要制定推广新建和既有措施。新建就是到2020年我国可能还会建造约300亿平方米的建筑,从现在起就要抓紧做好工作,提出五项措施。一是赶紧发布部文,即刻在全国全面执行节能标准,实施严格的审查制度,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在每个地区都要逐一进行落实,执行不好的可能就要实行约谈制度;二是出台节能省地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设计审查办法和验收办法。首先要抓紧设计和施工的薄弱环节,在现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制定节能省地的统一标准,制定出台全国城乡建设节约土地的规划指导意见;三是要进行专项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的结果;四是尽快完成一批对全面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与公共建筑,具有观念影响的科技攻关,包括供热系统、保温系统、新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墙体革新、地下空间利用、新材料的推广利用等等;五是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推进新建建筑节能省地工作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就是如何鼓励四节,这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等方面,也包括如何限制、淘汰落后的产品和技术,研究并制定全面推进工作的鼓励措施,协调规范统一相关的奖励办法。对既有建筑五项措施的设想:一是对全国的既有建筑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以便于分类指导;二是制定出指导意见,就是如何推进既有建筑的建筑节能。既有建筑推广节能省地工作突出的就是建筑节能,形成清晰合理、涉及到分类指导、区域统筹的经济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三是率先把政府的公共建筑首先要实行建筑节能,政府要号召老百姓做到的政府要带头做到。现在我们的很多公共建筑恰恰是不节能的,比方大量的玻璃幕墙,玻璃幕墙要作到节能难度很大。如何作到公共建筑节能政府要率先垂范,要加大三北地区、过度区和南方地区节能试点、示范的力度。三北地区重点是保温,过度区可能既有保温的问题又有隔热的问题,南方地区的重点是隔热,隔热的重点环节是门窗。所以如何推广门窗的隔热希望我们行业要多加关注,其实南方的门窗做到隔热也很简单,欧美和日本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可以供我们参考。南方地区原有的一些闽南建筑,在夏季外面加一个木帘就可以有效地达到隔热的效果,而南方主要的隔热是在中午时间,不象北方是整个漫长的冬季,南方节能主要是隔热,隔热的成本比北方特别是三北地区保温改造相对要容易得多、简单得多。三北地区要作到保温、节能,初步测算以北京地区为例大约每平米要增加造价100元钱左右,这里包括外墙保温内墙保温和门窗改造。同时要加大推进城镇供热制度改革,现在很多建筑已经是新的标准,已经是节能建筑了,但是供热的收费没有改变,节能和不节能建筑的收费还是一样的,好处让供热商得到了,所以如何让供热商成为推进建筑节能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很重要,现在供热商可能关注和关切程度都不够;四是宣传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经济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示范城市的成功经验;第五就是全面推进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第四、关于工作计划的设想,初步分成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个阶段就是今年要把新建建筑先抓起来,同时今年要研究既有建筑改造。新建建筑全面实行节能标准,研究制定既有建筑改造政策;第二阶段从明年开始到2010年要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要显现成效。新建建筑执行节能省地标准要监管到位;第三阶段是从2010年到2020年实现我们的总体目标。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推广措施,实现全面推进节能省地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目标。 从宏观到微观结合今天的会,结合我们的主题,一是新建建筑,再有就是既有建筑。新建建筑重点节能,包括保温。保温包括墙体和门窗的保温改造和新建,三北地区、过渡区和南方地区都在其内。三北地区要实现由现在每建筑平方米25公斤标准煤的消耗,降到12.5公斤标准煤的消耗。有些城市要率先实现65%的节能目标,也就是要达到8.7公斤标准煤的消耗,包括北京上海都应该率先实现。新建里边第二就是新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包括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太阳能、风能的利用和三联泵的推广。既有建筑就是节能,节能的重点就在保温系统的改造,保温系统的改造有两个方面,一是墙,再有就是窗。窗,就是我们各位所关注的。所以,窗是一个关键点,窗要做到节能,包括新建和既有建筑。在这里,强调三点:第一点就是门窗的性能,按照“四节一环保”的要求,第一个性能就是要保温,这是一个重要指标。第二个性能是耐久。第二点是性价比。第三点是本身要做到环保。既然门窗在整个推广绿色建筑当中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我们本身如何做到环保,做到可再生,是我们要突出研究的。三十年以后,这些淘汰下来的门窗,怎么办?现在就要找到破解之道。这是突破我们塑钢门窗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加以解决。在座的很多是企业的同志。我今天从宏观上、行业发展走向上,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是想给各位来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势,认真研究市场需求,使企业能找到生存之道,确定你们的定位,制定你们的目标,研究你们的战略,实现企业的发展。 |